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闻中心
合肥将编制十三五品牌发展规划
近年来,合肥市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创新驱动下,一批本土培育的“合肥名牌”也逐渐诞生。记者从合肥市经信委了解到,自主创新已经让合肥企业尝到甜头,在今年上半年,合肥市374家市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有1588项,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产品销售收入的26.8%,技术创新助推转型发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合肥已形成自主创新方阵今年再申报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目前,合肥市已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74家,其中国家级30家,省级198家,市级146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总数在全国省会城市排位第一。
“合肥市已形成一支研发能力强的自主创新队伍。”合肥市经信委科技处处长项婷婷介绍说,通过培育和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这批队伍在研发平台上不断开发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合肥要再申报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自主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是直接、客观的收益。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合肥市374家市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有1588项,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产品销售收入的26.8%。
安徽启动行业技术中心认定首批6家认定企业,合肥占据4席
今年,安徽省还启动行业技术中心认定,合芜蚌三地首批被省经信委认定的6家企业中,合肥就占到4家。
此外,合肥市组织11家企业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有9家企业被认定,占全省新认定28%;组织6家企业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这批新认定的中心涉及装备、家电、电子信息、食品等行业,目前主要围绕‘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项目研发。”项婷婷介绍说,这批中心的从业人数达1262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占85%。2014年,这批中心的授权专利有682件,其中工业设计中心获得欧洲PlusX奖和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金奖等国内外设计大奖达72个。
合肥修订市级品牌管理办法将进行“十三五”品牌发展规划编制
早在2010年,合肥还曾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出台了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和品牌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主抓企业品牌建设工作,同时每年定期举办品牌建设培训会,开展市级品牌示范企业认定工作。
“今年9月,合肥还在修订市级品牌示范企业管理办法。目前,已拥有市级品牌示范企业54家。据统计,市级以上品牌产品工业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一半以上。”项婷婷介绍说,为了提高合肥的品牌建设水平,还邀请上海社科院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参与合肥市“十三五”品牌发展规划编制。
驰(著)名商标拥有量全省第一去年16个合肥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
江淮汽车、下塘烧饼、合肥龙虾……这些响当当的名字,为合肥品牌发展提供了范例。近年来,合肥着力抓好驰(著)名商标建设工作,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名牌的企业,不断提升合肥企业、行业和区域的竞争力。
去年,安徽美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特功”等157件商标被合肥市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认定为合肥市2012-2013年度知名商标;安徽燕庄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燕庄及图”等113件商标被省工商局认定为2014安徽省著名商标。“徽商”、“辉隆”、“JAC”、“合家福”等9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驰名商标58件,安徽省著名商标436件,合肥市知名商标234件。驰(著)名商标拥有量位居全省第一。商标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凸显,有力地促进了合肥经济社会发展。
2014年度合肥市有16家企业的16个产品荣获安徽名牌产品称号,3家服务企业荣获服务业安徽名牌称号,创名牌数量居全省首位,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安徽省名牌2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