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联系我们

        

    ADD:中国 郑州农业路68号
    MOB:13838189110
    TEL:0371-63372578
    EML:gdzscq@126.com
    WEB:
    www.ebtlaw.cn



发挥专长 为专利审查奉献光和热

——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机械发明审查部审查员关军
 
  性格开朗、思维活跃是关军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这位已有近十年审查经验的审查员身上还带着大学生的蓬勃朝气,让人备感亲切。
 
  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关军就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机械发明审查部从事审查工作,曾先后借调到国防专利审查中心、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并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上述借调单位的优秀员工、中心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谈起从事多年的审查工作,关军的言谈低调且谦虚:“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审查员,身边比我优秀的审查员还有很多。”随着交谈的不断深入,记者逐渐发现了关军身上“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人生信条。
 
  有专长乐于奉献
 
  由于在办公软件方面操作熟练,关军成了机械发明审查部的“大忙人”。“别人处理一个复杂的数据可能需要一天甚至更长时间,但我可能十几二十分钟就能搞定。”谈起自己的专长,关军非常自信。
 
  基于这一专长,关军在部门质量保障处承担了对部门各项审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工作。“部里19个处室的数据基本都由我来处理,同事们需要某项数据,一般都会来找我。”关军说。除了日常的数据处理,他经常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某次,部门内急需调取一项比较复杂的数据,找到他时只剩两天的准备时间,而关军需要将三四个审查系统里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得出比较精确的结果。虽然这项数据只是汇报材料中短短的一句话,但关军加班加点,忙了整整两天才最终完成。
 
  关军的本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同事,尤其是一些课题小组需要很多数据来做专利分析时都会找他帮忙。专利分析基于检索数据,数据处理清楚了,专利分析才能做到位。尽管有些繁琐,但关军都尽可能提供帮助。“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就是编辑几个公式的过程,并不费事。只要不影响审查工作,我都很乐意提供帮助。”关军笑言。
 
  用窍门事半功倍
 
  近十年的审查工作让关军养成了关注细节、注重总结的工作习惯。“往往一个小技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军说,为了提高专利审查效率,他一直在寻求一些比较便利的小窍门。
 
  关军参加审查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电梯领域的专利审查工作。在该领域,日本的专利数量比较多,因此,审查员在进行专利检索时检索日本该领域专利至关重要。但是关军发现,当时并没有中文版的日本FT分类表,审查员必须一次次地对照日文版进行比对,这给审查工作造成了极大不便。为了提高审查效率,关军决定做一份中文版的日本电梯FT分类表。
 
  虽然日语基础薄弱,但是关军还是毅然投身进去。“我基本是从零基础开始,一路摸索。”谈起当时面临的困难,关军记忆犹新。语法和词汇是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关军通过参加日语基础培训班、询问身边懂日语的朋友、查询各种资料,制作出了第一版日本电梯FT分类表。在与同事交流后,他发现还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地方,于是又进行了二次加工润色,终于做出较为准确的版本,给分类表的每个分类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秉持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关军还将自己翻译整理的FT分类表分享给同领域审查员使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一直在对这个分类表作跟踪翻译,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三个版本。”关军表示,对于自己制作的FT分类表,他还会不时地接到一些反馈,根据审查员的建议继续进行修改和完善。
 
  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关军很是感慨。在他看来,专利审查工作表面上看似枯燥,但深入研究审查领域内的相关技术后却发现,其实审查员每天都是在通过专利申请不断感受科技创新的进步。“我希望能通过自己更高效率的专利审查工作,让那些高价值、高质量的创新技术尽快应用于实际,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关军表示,今后他将更加专注于研究审查领域的相关技术和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审查效率。此外,他还希望能通过自己在数据分析方面的专长,引入大数据的理念,研究出更加高效的检索工具和技巧。(本报记者 陈婕 实习记者 刘叶婷)
 
 
  (编辑:蒋朔)

版权所有:郑州光大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郑州农业路68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3372578     豫ICP备15023310号-1